逆反心理的表现有哪些?逆反心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本文作了详细的分析。
逆反心理最早由Brehms提出,并在之后五十年的研究中将逆反心理理论不断完善。国外对于逆反心理的定义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初关于逆反心理的定义强调情境的作用,Brehm6称之为状态逆反心理(state reactance),即"当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被威胁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动机状态"。它是反应性的(reactive),只存在于"外界的影响致使个体放弃自由并服从于该威胁的情境"。也就是说,状态逆反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被唤起的一种内部动机状态,因此它的产生依赖于特定情境。
根据该定义,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包括两个因素:自由和威胁。自由是指个体感知到自己已拥有的决定和选择事物的权利;威胁是外界强加于个体的阻止或限制其实施自由权利的情境刺激。Cynthia 等人将逆反心理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即人们在要求自主权和自由权的强度方面存在差异,高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对自由行为的控制要高于低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特质逆反心理认为,逆反心理是个体产生状态逆反的一种内部倾向,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如高逆反的个体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和支配性、攻击性、自主性和非接纳性,以及占有性和猜疑性。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特质逆反在测量上所暴露出的结构效度问题使得研究者逐渐重视情境因素的影响,并将心理逆反看作是既有情境性也有个体差异的一种类特质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经常关注的问题。在教育情境中,教育者对青少年的管教常常不起作用,甚至引起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明显的对抗行为。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对教育者不信任、感情疏远、不顺从;还有些学生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对着干,直接影响到他们与教师、家长的关系,较为严重的甚至发展为逃学、出走、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对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实质进行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的《心理学大词典》认为,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个体由于刺激物的消极特征而诱发的非常规性质的反应,当逆反心理被激发时,人们对来自逆反对象的社会影响会产生一种与影响方向相反的对抗,包括内隐和外显的心理反应。李荐中''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青少年逆反心理是当他们感知到自由权利受到他人限制时,所表现出来的反抗、不合作的情绪或行为。
摘自中国心理学家网